【团学工作】数字媒体学院三下乡:墙绘蔬菜产业链,小舟村谋振兴路

2021年07月23日 11:33 点击:[]

“五颜六色的画画到我们村墙上啦。看!这画的是蔬菜、汽车、蓝天、白云……!”“这不就是一幅互联网+蔬菜的产业模式嘛!”一幅色彩明亮、绿地蓝天的墙绘“勒个菜,财霸道”出现在重庆潼南小舟村村民房屋的白色墙壁上,引得附近村民和孩子们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2021年7月13日-2021年7月19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携手马克思主义学院“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重庆潼南小舟村,拿起手中的画笔、刷子墙绘小舟村的蔬菜产业画卷,扛起相机、摄像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记录蔬菜种植、销售产业模式,聆听老师在田间地头、村舍院落里的“画说新篇心向党 共筑乡村振兴梦”专题授课。

当绿色蔬菜遇上墙绘文创

小舟村位于重庆潼南区三块石人工运河中上游,玉潼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城区13公里,交通方便。全村呈长弧岛型,两江环抱,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呈黑油沙泥,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潼南区无公害蔬菜基地发展核心区,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也是村民们致富增收的生活来源。

面对自然美丽的小舟村,志愿者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专业为村民们办实事,帮助他们实现致富振兴路,学生谭红艳说,“前期活动设计我们一度迷茫,虽然很想让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但是总感觉不能给老百姓带去持久的实惠。在困顿迷茫中,我们跟随老师提前到小舟村展开调研,了解小舟村发展现状。”当成片成片的绿色蔬菜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整个村庄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各色蔬菜在这里竞相绽放,俨然一田园蔬菜公园。

马琳老师说:“我们可以墙绘呀,把我们看到的景象绘制下来,一方面直观地给村民们展现小舟村的发展振兴路,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舟村的来访者迅速便捷地了解小舟村,还可以拿起相机、摄影机记录这个过程,向镜头里更多的人介绍小舟村的乡村产业和乡村文化。”

听了老师的提议,同学们都信心满满,这正是我们发挥专业特长的一次机会,也是我们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最好途径,更是为社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有效方式。就这样五颜绿色的田园蔬菜、火热生动的林间菜地成为我们墙绘中的主角。

当田间地头遇上画说故事

历时7天,志愿者们和罗淞译老师一起,在小舟村的农家院落墙上,创作一幅辣椒、番茄、冬瓜、苦瓜、黄瓜、萝卜、白菜七种蔬菜的狂欢图,在快递小车的运送下销往全国各地。

“勒个菜,财霸道”是这幅墙绘命名的主题, 这幅墙绘展现了小舟村民利用互联网+农业的产业优势,发展壮大这里的绿色精品蔬菜,把小舟村打造成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区,让小舟村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蔬菜主题文化公园。村民们在这里不仅可以租赁田园、承接各种劳务分包获得收入,还可以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坐实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智慧农业等,形成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如今的小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整村完成了脱贫,实现了全面小康,正跑步进入乡村振兴。

罗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墙绘色彩如何?”刘浩楠同学答道:“很明亮,鲜艳,主要以绿色、黄色为主”,罗老师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们以绿色为主呢?”谭红艳同学抢先回答:“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小舟村的乡亲们秉持的发展理念。”

“是啊,小舟村的振兴路是在小舟村村支部带领下、产业大户的带动下、党员干部的示范下、全国优秀专家的现场技术指导下,小舟村的蔬菜产业让小舟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为了让乡村振兴可持续,人才振兴是关键,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在本村引入蔬菜科技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本土蔬菜经纪人,开启全面无公害蔬菜技术产业路。”向老师说道。

原来,墙绘正在给我们诉说着小舟村的故事啊,它不仅色彩斑斓,还别有一番故事,志愿者们在两位老师的讲解中纷纷议论到。廖月同学说:“虽然我已在烈日烘烤下,几度想放弃绘画,但是看着墙绘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它不但诉说着小舟村的故事,也画出我们青春奋斗挥洒汗水的下乡历程,这是我们生命里宝贵的财富,也是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记忆。”

当文化时尚遇上乡村理想

就在这时,向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实地在乡村里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菜一果,用专业给小舟村的父老乡亲们送上力所能及的育见文化,也在这里绘制着我们对乡村发展的美好愿望,你们认为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你觉得还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村民们实现乡村振兴呢?”张艾多同学就抢着说:“我们可以发展商业+农业模式”让乡村热闹起来;周庆波同学说“我们也可以经常来举办文化宣传,田间课堂,帮助农民们提高技能,培塑文化素质”;杨乔菲同学说“我们可以来当村官,和村民们一起围绕蔬菜种植、劳务输出、房屋租赁、乡村特色餐饮娱乐发展产业链条”……

穿梭在田间地头里,看着亲自绘制的墙绘,围绕着乡村振兴之路,志愿者们有着自己众多的思考和期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增长农耕知识、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状况,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今天乡村的新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无数农民辛勤劳动、不断奋斗的结果,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把自己的理想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到祖国需要的基层建设中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礼献祖国”!


(供稿: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编审:新闻中心)